或许影视飓风应该更需要审视自己影响力了
现在就像之前视频码率那期一样
最近热门视频的弹幕都在说:
这视频LUFS很高、当前这个时间轴LUFS多少等等
甚至还有把多轨混音不规范(诸如BGM太大声听不到人声)和响度混为一谈的
要是总是纠结响度标准问题,而不是欣赏作者因环境变化而所表达内容
说实话,要是网络视频的响度标准都用回80年代交响乐,你还觉得够效果吗
盲目调增益确实蠢,但是不代表音乐作品纯靠大音量大响度取胜
而是现在确实有这个技术,能够大音量不失真
加上现在市场听众确实也爱加点失真,但不是削波失真
这期视频的观众情绪刚好就吃了B站>抖音的鄙视链红利
大众的批判也在全场景下变成了 大响度=抖人=响度都做不好的作者
影视飓风也没说到通过LUFS衍生出的平台响度惩罚
来让作者们专注作品表达还能保持之间的响度公平性
或许是因为B站自己连响度都没有个标准
即使有所谓自带的“音量平衡”
当你从AppleMusic、Spotify、Youtube等平台再切回来B站看视频
永远是需要你把音量降低
B站反倒还莫名成为了响度战争的企图者跟获利方
再者UGC内容大部分都是创作者自己一个人
又不像是一个团队有负责音频的员工真正的学了系统化的影视基础
如果那个人又没有真正学过或者是对影视基础有要求
你又为何要求那个人一定要遵守呢?
有没有可能是他内容做的不够好覆盖不了缺陷呢?
响度战争就是那些单纯追求利益
为了让用户造成听到更多细节假像的“脑放战争”
就像某音乐软件“增强音质”就悄悄调高了一丁点响度
而不是抨击个人作者利用响度来表达情绪是不对的
因为他们对标的是别人那样只想表现自我的普通人
并不是院线上映的一幕幕电影,必须要有标准才能有正确的动态
只能是平台设定响度惩罚去入手维护公平性
有个点子,如果 DeepSeek 以后有类似 Prompt Agent 的助手商店,可以叫 .DS_store?
图像的白边从绘画开始就有了
不仅白边,画框也会体现作者的想法
但是摄影自动加的机器生成的白边+数据,是否能体现作者的想法呢?
即没有功能性,目的也不纯粹
毕竟手机镜头都是那几个焦距,又是多张合成,除了时间和坐标,曝光参数的标注变得迷惑
反而更像是厂商对标志印象的塑造后,购买者利用消费品的一种虚荣心
或许,形式即内容吧
今天是 1024 程序员日,祝各位 Linux 程序员们都能被从 Maintainers 中移除(
9月原本应上班21天,经过2次调休和一个中秋节休假后,我们还是保住了21天的工作!一天也没丢,真好
iOS 18的AI功能进入国内,生成式的部分我猜测会和浏览器选择搜索引擎一样,做成列表可选项
如果是保守的筛选类机器学习,依然是用苹果智能
有多保守?
就是苹果已经设定好了你能想象到的合法物,你输入的内容进AI里面,只能从苹果设置合法物的白名单里面挑选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