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谈

Description
读有所记,思有所痕 | 订阅每月书单:https://quail.ink/rambling | 友情频道: @weiyexing | 博客: weiyexing.win
Advertising
We recommend to visit

FAST MTPROTO PROXIES FOR TELEGRAM

Contact : @Esalat

Last updated 11 months, 3 weeks ago

? telegra.ph/频道内软件使用说明-09-30
?‍? t.me/PJapkAdminBot
? t.me/tfwzclz

Last updated 3 months ago

端庄与淫荡并存❤️

素人生活照大反差?

Last updated 5 months, 3 weeks ago

3 months ago

181/N #决策

说到懊悔,我发现很多人都有懊悔的事情,我也不例外。

比如懊悔当初选的大学、专业,懊悔选择的行业和工作……每次和朋友谈论往事,难免会相互惋惜。

但这些年来,我比较少谈论这点了,原因是我的心态有了些许转变。当谈及一件过去的让人懊悔的事情时,我往往代入的是当下的认识。用未来的情况,去判断过去的事情,自然是不妥当的。就好比买股票,肯定懊悔为啥五年前买的是 A 股而不是英伟达。

再拿我专业来说,我学的是化学,现在看来肯定是很傻的一个决定。但那个时候谁懂呢?身边没几个人可以提供参考,电脑都没几台,手上就一本厚厚的志愿填报参考书。我尽我可能,权衡了学校和专业,最终也上了第一志愿。

没错,尽最大可能,这就是那个时候我能做的最好决定了。我没有胡乱选择,也没有将自己的决定权交给别人,这才是最重要的。想清楚这点,很多事情就没有懊悔的必要了。

3 months ago

180/N #工作

如果你的工作依赖具体的工具,比如汽修工,当你离开了这些工具,你几乎没有办法开展工作,你的工作是有限的。

但如果你的工作是另一类,基于思考和决策,你的头脑就是你的工具,你除了在工作日工作,也可能在通勤时,洗澡时,甚至是半夜醒来时,你的工作似乎变得无限了。

越来越便捷的通讯工具,在帮助我们节省时间的同时,也在压缩我们的时间。我们对时间的掌控越弱,幸福感越低。

3 months ago

179/N #回忆录

单伟建上大学时,通过考试,有两个去美国的机会,一个是去上联合国同译班,一个是亚洲基金会资助的大学访问学者。前者待遇很优厚,但他选择了后者,原因是希望可以获得更系统的教育。

他考试第一,校领导打算送他去最好的学校,可以选择三个大学分别是: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大学。按理说,他应该选斯坦福或者加州伯克利分校,但他最后去了旧金山大学,其中缘由,真让人捧腹。

校领导问:你知道斯坦福吗,反正我不认识。他回答:不认识,就看到过有人穿写着斯坦福的衣服。于是两人达成一致:这看起来是个不起眼的学校。

然后看到加州伯克利分校,立马否定了,因为「分校」在当时是二流学校的代名词。

接着看到旧金山大学,眼睛一亮,旧金山太有名了,这一定是一所名校,毕竟当时国内很多名校都是以所在地命名,比如北京大学。

于是他最后去了旧金山大学。

那个年代消息的闭塞,可见一斑。

5 months, 2 weeks ago

165/N #社会学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历时三年,因此案而被革职官员达十几位。

这个案子集中地反映了清代官场的运作,以及中国人的脸面运作,是很好的社会学研究材料。我认为,这个案子和叫魂案一样,非常适合研究分析,能够出一本不亚于孔飞力的《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的社会学书籍。

翟学伟在《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引用并就脸面的维度进行分析:

  1. 县官刘锡彤,因为举人杨乃武曾多次让他下不了台,于是趁该案要置他于死地,不惜制造伪证。
  2. 冤案被上访到京城,十八位京官联名上奏皇太后,不是因为他们正直,而是因为这漏洞百出的案子事关两浙士林的声誉,给浙江读书人脸上抹黑
  3. 十八位京官上奏复审,官告官,太不像话,于是对外宣称他们是士绅,朝廷听取「士绅」意见,这样就能挽回朝廷面子了。
  4. 冤案破了,但杨乃武的举人身份不予恢复,因为其举人身份是同治皇帝革去的,如果恢复,那就说明皇帝错了,皇帝怎么会错呢?
  5. 此案的两个受害者杨乃武、小白菜,最后都被杖责,虽然朝廷命官判案不对,但他们就没有错吗?如果两人恪守男德女德,就没有这回事了,所以还是得罚。

Wikipedia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清朝浙江命案

165/N [#社会学](?q=%23%E7%A4%BE%E4%BC%9A%E5%AD%A6)
5 months, 3 weeks ago

164/N #八九六四

八九六四,是我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上大学前,我所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来自学校里的老师和教科书,他们想让你知道什么,你就只知道什么。

对于政治,我的印象停留在那死板教条的需要大段背诵的内容,那时我虽厌烦,但也仅仅停留在这个东西很无聊的程度。

历史是我很喜欢的学科,很幸运,短暂遇到过一个尝试告知真相的历史老师,尽管他很委婉,但已然在我心中敲开了一个缝。

大学时,我用黑莓,有趣的是,这个机子为我访问真正的互联网提供了契机——因为接触了外面的网友,打开了视野,同时也是部分软件需要。

最早且频繁访问的是 Twitter,看到网友肆无忌惮的发言,以及各种键政言论,我的心情是复杂的。震惊,疑惑,新奇,厌恶。产生这种复杂的感觉,源自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党是好的,国家是好的。以及,我们所接触的社交平台,话是不能这么说的。

在众多的言论里,最终必然会与一个事件相遇,那就是八九六四。当我在维基百科看完这个词条,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是我坐在自习室后排的一个下午,我用黑莓 Z10 读完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我的意识里有些东西永远死了,有些东西活了过来。就像那个日子里,那些年轻人,那样的时代,有些东西诞生了又死去了。

6 months ago

163/N #自由主义 #往事随风

关于自由与限制,歌德说:个人生来就有自由的天性,却不得不使自己适应和学会陈腐世界的限制个人自由的种种礼仪。幸福受到妨碍,活动受到阻碍,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的缺陷,而是每个人的缺陷。

卢梭则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这前半句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高中同桌时常念叨。当时我并不理解这句话,也不懂他为啥总挂在嘴边。

借着即将高考这个契机,聊一下当年的趣事

那会儿高三,但我们没有很紧绷。每次换座位,我俩都申请最后一排,因为这样方便我们做自己的事。

他练字,独创的一种字型,扁而有型,有行书的自由,也有楷书的端正。别说,好些女生找他留字,鬼知道是看中他的字,还是看中他的人,还是看中他聪明的脑袋能够帮她们解题。

我没有他那么高的艺术追求,我写信,给隔壁市的初恋。

自修课上,我们经常读杂志,看到有趣的地方就互相递一下。不过,他比我克制,也比我有愧疚感,有时候我看到有意思的小说递给他(印象中是《罪全书》),他看入迷了,临近下课时突然醒过神来,敲一下自己脑袋,嘀咕一声:不能再这样了。然后把书丢给我。他常用敲脑袋来惩罚自己,这样还没把自己敲傻,实在是天理不容。

我时常想,他指的枷锁是什么?在大家眼里,他是隔壁家的孩子,玩得开,学得进,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成绩名列前茅,会有什么枷锁呢?我能想到无非就是老师报以厚望,给的压力太大。还有就是帅气方面略输我一二。

越到最后,我感觉到他越来越忧郁。我们经常在傍晚一起跑操场,他总是跑得很快,而且跑很多圈,仿佛要把这辈子的步都跑完。

下晚修,我们第一批冲回去抢厕所,然后两人在两个隔间边洗冷水边唱歌,有时候是大喊,喊什么无所谓,只不过是一种释放的方式。我逐渐发现他除了来自高考的压力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在缠绕着他

高考结束后,我们收拾宿舍,他收拾到一半就跑去隔壁打牌了,我睡他隔壁床,顺便帮他一起卷席子,没想到刚卷起来,就看到一个压着的打开的信封,好奇心驱使我把信纸抽了出来。里面是一封拒信,写于高考前,来自我们的前桌女生。

6 months ago

162/N #哈耶克 #自由主义

两年前翻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译者为王明毅、冯兴元,据说是商务印书馆外译组主任、副主任,然而翻译水平实在太次,想读该书但没开始的朋友,速速远离该译本。并非针对二人,对事不对人。

优先推荐读原著,次之 AI 翻译中英双语版本,再次殷海光译本《到奴役之路》,本译本有诸多优点,例如殷海光对自由的深刻理解与哈耶克的内容相得益彰,又如穿插着他的标记「此处要紧要紧」以提醒读者该处为重点内容。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该译本的缺陷,那就是殷海光是带着立场去解读的,难免会有所偏颇,以及,他对章节进行了精简,甚至后续「不太相关」的几章都没翻译。若想进一步了解殷海光,可移步阅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该书的背景是,当时世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世界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政党以及团体逐渐质疑当下的政治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兴起,于是,许多人相信社会主义就是未来的道路。这时,哈耶克站出来高呼,这样的道路,无异于通往奴役之路。

当然,书中所指的社会主义,其定义与当下的社会主义不完全相同,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可完全套用。然而,在阅读当中,我们难免时不时被其中的推论触动——这不是我们经历过的?甚至这就是当下?这是值得玩味和深思的地方。

6 months ago

161/N #歌德

继续读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此前曾提到,朱光潜译本是删减版,删去了歌德「庸俗」的部分,那么译者眼中的庸俗部分是什么呢?读全译本时,看到关于《哀歌》那一天的日记,我便第一反应想到这应该是删减之一,查了下的确是。

《哀歌》的创作背景有个传言:72 岁的歌德爱慕并求婚了在浴场邂逅的 17 岁的少女,被少女婉拒,于是写下了这首哀歌。当然,这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谣言。爱克曼的观点是:我相信这种谣传,因为它不仅完全符合歌德硬朗的身体状况,而且完全符合他的创造性的智力和健康活泼的心。

我的观点是,《哀歌》背后的这个故事大概率是真的,原因是歌德的诗歌创作非常看重现实,他对爱克曼的嘱咐中,也反复强调需要从现实中挖掘诗歌——「牢牢地抓住现实生活,每一种情况,乃至每一瞬间,都有无限的价值,因为它们是整个永恒世界的代表。」这么一首绝妙的悲歌,又怎么会凭空产生而不取材自现实呢?

这是 1823 年的日记,距今已经 200 余年。我不知道当时的社会风气如何,但若是放在当下,耄耋之年的歌德公开且高调地追求妙龄少女,肯定是一件大新闻,且不光彩,放在当时大概率也一样。结合朱光潜译本出版于 1978 年,因为这样的缘故而剔除掉该部分,不意外。

6 months ago

160/N #歌德 #访谈录

近期被动养成了一个习惯:凌晨两点左右,小元宝醒来,喂奶哄睡,四十分钟过去了,我也精神了。好几晚都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不如读点书,安静,没人打扰。

近期在读哈耶克的《自由宪章》 ,章节比较长,太长又会影响休息,而且需要专注,不适合夜读。

于是,选择爱克曼所写的《歌德谈话录》。这本书第一次读是许多年前,朱光潜译本,黄皮红帘封面,改革开放初期出版的书,距今已经四十多年,书页早已泛黄,还带着些陈旧许纸张特有的味道。

当时作为枕边书,一晚几个节,即爱克曼与歌德每日聊天的日记,随着爱克曼的记录走进歌德的世界。语言平实,仿佛我也置身炉边谈话,感受着歌德的睿智,收获颇多。

书中坦言,朱光潜译本是删减本,删去了庸俗角度的歌德。现在突然很好奇朱光潜眼中庸俗的歌德到底是什么样,同时也为了更尊重爱克曼,这次重读选择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洪天富全译本。

We recommend to visit

FAST MTPROTO PROXIES FOR TELEGRAM

Contact : @Esalat

Last updated 11 months, 3 weeks ago

? telegra.ph/频道内软件使用说明-09-30
?‍? t.me/PJapkAdminBot
? t.me/tfwzclz

Last updated 3 months ago

端庄与淫荡并存❤️

素人生活照大反差?

Last updated 5 months,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