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quired 这期介绍劳力士的节目又创新长度,整整五个小时!讲得非常详尽,毕竟劳力士还是一家私人持有的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很少,所以还挺不容易的。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81 - When to Give up?
什么时候应该放弃?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结合他们开发 Ruby on Rails 的经历来讨论:
但同样重要的是,有时候你确实应该放弃,承认失败,并接受你的计划没有成功的现实;
颠覆性创业的本质在于:一个想法最初看起来应该有点荒谬,否则它可能缺乏真正的反直觉内核;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风险投资人,犯错的次数也远远多于他们正确的次数。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没有人能持续准确地预测未来的颠覆性变化;
能够及时放弃,并留存实力等待下一次机会,这不仅适用于创业公司,也适用于个人项目、工作方法和决策过程;
问题在于,“差不多” 有时管用,但需要极大的努力,最终却得不偿失;
这个想法似乎有了一些进展,足够让创始人勉强维持数年之久。然而,他们最终被困在一个“差不多可行,但又不值得投入十年生命”的想法中。这是一种悲剧性的陷阱;
坚持不懈,在困难时仍能坚持努力,是成功人士的重要特质。但拥有放弃“从好变坏”的意识,可能同样重要。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DPS 周刊 186 - DeepSeek 创始人的偶像 - Jim Simons
时值 DeepSeek 大放异彩之时,它背后的公司其实是一家量化基金公司幻方量化。而他的创始人梁文锋曾经视文艺复兴基金的创始人 Jim Simons 为偶像,也为他的传记 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 的中文版作序。
早在2019年我就把这本书列入想读清单里,直到最近才把它读完。读完只有一个感想:天才到哪都是天才,天才到哪都能吸引天才。
DPS 周刊 180 - 2024这一年
转眼到了年底,回头一看,今年50周都写了 weekly recap,也算是很好的全年记录。
昨天听朋友介绍了一下美妆行业的产品研发流程:
Scott Young 说他年轻的时候,想着只要打工攒够 $20000,就开始做自己的生意。无独有偶,Derek Sivers 说他当时想着只要打工攒够 $12000,就全职写曲。两人后来都非常成功。
年轻的时候穷一点没关系,这样就可以明白只要多少钱就能活下去。
类似的,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亏一点也没关系,这样既能明白投资要谨慎,又能明白自己能承受的损失有多少;
所以说,在牛市的时候开始投资并不一定是个好主意,因为开头就一帆风顺,很容易让我们飘飘然,以为投资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更可怕的是在 crypto 牛市的时候入市,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获利,以为投资就像赌博一样
刚才看到一个外卖员骑着 Cannondale 送餐,可能真的热爱骑车才干这份工吧?毕竟入门款都要USD 6-7000 了
Trevor 在这集讲到了很重要的一个点,会多门语言,让他有更多了解世界的角度。而且到处旅行让他更充分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而当下的社交媒体确实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但这种全球化是片面的,人们不一定亲身了解当地的文化,就依照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
比如一个简单的手势在 A 地是被大家接受的,如果去了当地就会了解,但同一个手势在 B 地可能不被理解,如果 B 地的人没有去过 A 地,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在社交媒体上做出评论,很可能是脱离语境的。
就像大家都在批判中东对于女性的压迫,这的确存在,但这不是全部。举个例子,中东天气非常热,夏天动不动就五十度以上,所以大家都很早出门办事。比如有的机构八点开门,大家可能七点多就去门口露天排队了。八点一到,保安开了门,就把队伍里地女性全部先请进去,男性就在外面乖乖排队吧。哪怕有女性在开门之后到来,也不用排队,直接会被请进去。这些只有深入当地才有机会观察到。
理想主义者的实践
知名的科技评测 Youtuber - JerryRipEverything 的夫人是一位残障人士,需要靠轮椅生活。JRE 在筹备一个轮椅工厂,准备把美国本土生产轮椅的成本降低80%,把售价从五千美金砍到一千美金左右。
NothingButTech 参观了他的轮椅工厂,里面有非常酷的非常酷的设备,比如大型激光切割机。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28 - The Right Thing
什么是写代码时正确的事?Paul W. Homer 给出了他的答案:
正确的事是减少人类在阅读代码时的负担,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整洁性;
在面对糟糕的代码时,开发者不应忽视,而是应将其封装在最低的层级,以避免复杂性在代码中扩散;
代码的质量通常与其在系统中留存的时间成正比。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