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一谈这部1996年的老电影,《玛蒂尔达》。这是一部革命性的电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玛蒂尔达》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离开原生家庭的故事。不是什么这个小孩发现自己是领养的然后找到了她真正血缘上的家人,她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就是血缘上的父母,但这两个人是很糟糕的人,所以她逃离了。电影里对这个孩子的逃离原生家庭的做法是高度肯定的。她没有因为逃离家庭而“遭受命运的惩罚”,也没有因此觉得自己“抛弃了父母”。这部电影完全没有别的影视文学作品里反复说的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或者“无论如何你都要爱你的父母”。玛蒂尔达逃离了原生家庭,开始了幸福的生活。或者说,正是因为玛蒂尔达逃离了原生家庭,所以她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
我认为,正是因为大量的文学影视作品里都充满了“你父母永远是你父母”的鬼话,我们需要成千上万部《玛蒂尔达》这样的电影来点明真相。 source
我发现很多人反对全民基本生活保障相关的政策,是出于对人“懒惰的本性”的假设。这些人相信除非有生存压力的逼迫,否则人不会去做任何有益的事情。
而我认为恰恰相反。我看到无数人在生存压力不断逼迫着的苦难模式里埋没了才华,如果让这些人脱离困境,Ta们能成就的事情是不可估量的。 source
2011年,一位名叫乔伊的女士在住院期间突然丧失了记忆的能力。为了帮助乔伊,乔伊的朋友为乔伊制作了一份问答信。 source
家长一时指指点点的得意,给孩子留下的是永驻心头的不安 source
问:我想讨论一个很少被提及的问题 —— 为什么现实中有高达64%的人戴眼镜,但电影和电视剧里却很少出现戴眼镜的角色,而且即使有戴眼镜的角色,也都是无聊书呆子的形象?为什么我们的审美文化要潜移默化让那些视力不好的人因为戴眼镜而感到自卑?
答:我以前是一家叫亮视点(LensCrafters)的著名眼镜店的员工,我来透露一些我们内部的事情。我们公司最首推的产品不是框架眼镜,而是隐形眼镜,公司每次开会都反复强调要求我们一定要向客户推荐隐形眼镜。在我们公司的逻辑里,隐形眼镜是订阅模式,框架眼镜是一次性购买模式,只有订阅模式才能给公司带来成倍的收益。如果顾客不愿意买隐形眼镜的话,我们又被要求去向顾客推荐那种无框眼镜,因为无框眼镜容易坏,也能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是的,虽然听上去有悖常理,但实际上眼镜产业里的大公司们都非常愿意去推动这种“戴眼镜很难看”的审美。 source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
吃一瓣橙子,等待下雪,与人相爱,和一幅画作一次次相会,踏出家门看满月,潜入水下,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颜色,感知美,与自己相处,和别人产生羁绊,追求自己所想...
其它的,都只是纷纷扰扰而已。 source
如果你想做女孩,你可以是女孩的。
如果你想做男孩,你可以是男孩的。
如果你想做非二元,你可以是非二元的。
也许你是好几种性别的叠加。
也许你没有性别。
也许你的性别是流动的。
或许你的性别和神经多元(比如自闭谱系)有很紧密的关系。
又或许你的性别和其它什么有很紧密的关系。
这些都是可以的。
活出真实的自己吧。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