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碎碎念

Description
Lan生活的小号,用来发布一些日常的观察和随想。
我的博客上线了:https://lanproject.work/
We recommend to visit

FAST MTPROTO PROXIES FOR TELEGRAM

Contact : @Esalat

Last updated 1 year, 5 months ago

📝 telegra.ph/频道内软件使用说明-09-30
👨‍💻 t.me/PJapkAdminBot
👩‍💻 link3.cc/pjapk
👥 t.me/tfwzclz

Last updated 4 months, 3 weeks ago

破解VPN软件中文
永久免费分享最新破解软件
所有资源均收集于网络平台

#破解 #安卓 #软件 #中文

Last updated 2 months, 3 weeks ago

3 months, 2 weeks ago

马上又要来到新的一年。这几天团圆的假期,是我们暂时忘记外面高速运转的世界,放松自己的好机会。愿大家新的一年中都有新收获。同样还是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欢乐!

3 months, 2 weeks ago

明天就要出发回家过年了。趁这个时间写点完全碎的碎碎念,也提前祝大家蛇年如意。

今年过年,我们俩都各自回老家,两人行程前后错开两天,这样会尽量减少家中无人的天数,给三只猫留下了5天左右完全没人照料的空档期。每年要出远门,首先考虑的就是猫怎么办的问题。这些天在抖音上也能看到很多人开车带猫回老家,但对于没有经过社会化训练的猫,贸然开车带出去是很容易应激的,如果出门时间比较短,把猫留在家里是更安全的选择。

前些天做准备的时候,我想了一下,上网买了个巨大的槽,1.2米长,一次倒了4袋猫砂进去,这样应该可以足够支撑他们在里面拉撒到我们回来。今年我们升级了家里的灯光,用两个传感器控制灯光自动开关。猫用饮水机、喂食器也都接入了自动化,另外配了三个摄像头观测房间与阳台。以防万一,前两天我还重启了网关、路由器、光猫,想来这套系统是可以稳定运行的了。

以往我们过年时,都会请住在附近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帮忙。但过年正是团聚的时候,我们也不希望每年都给人施加这样的固定任务。趁这次升级下预案,给猫咪们做一下压力测试,也为以后出游打个基础吧。

现在的过年气氛确实很淡。昨天我独自出去吃饭,路过家附近热闹的街道,临时加开的摊位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水果、春联灯笼装饰、坚果炒货、还有一些广东特色的彩头商品。周围却是无心开业或者已经关门的商铺,好像新年的气氛被浓缩在这个结界里,离开这个市场就感知不到了。夜里打开手机逛着淘宝,在弹出的新春活动里一盏一盏点亮许愿灯笼,听着热闹喜庆的背景音乐,突然感觉好像这个购物网站给我的热闹感比现实生活还多。我意识到,一个人是没有什么过年的概念的,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快乐。

新年的文化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年轻一代,过年可能也就是一个长一点的假期,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过我觉得农历新年还有最后一层特殊含义,就是无形中权威地、让所有人共识地感知到一个段落的结束。通过这个假期前后,在心理感知上分割了旧的和新的,让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可以一起突然停下来,停一停,再等新的一年继续往前。

3 months, 3 weeks ago

在新的一年,我鼓励大家审视“习以为常”的事物,怀疑不符合自己直觉但受到众人认可的事物,形成自己的判断。我所说的既包括自己怀疑过、又被主流的力量压倒的习以为常,也包含自己没做错、却因他人或社会的力量压抑忍让的那些委屈时刻。

习以为常这四个字本身就很准确、精妙,反映出人对事物的麻木和惯性。不能因为不对的事情发生得多了就当做是对的。人对重复的刺激做出反应太多次,总是会变得没那么敏感,这是人的本性,但这也妨碍了我们正确看待这些刺激我们的事物,这是我们需要对抗的天性。

最近我开始翻看瑞达利欧的《原则》,这本书在当下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原则是经过我们实践、验证过的东西,我们按照经过考验的原则去思考和执行,可以让我们穿透当下的迷雾。举个例子,他在经济周期中总结出来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对应的投资策略形成原则后,帮助他认识到了真正的经济危机。尽管所有人都感觉乐观,他的推算却已经看到了风险,进而提前准备好了各种对冲的策略。

我还想强调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审视自己被社会“规训”,然后妥协的那些时刻。瑞达里欧告诉我们自己要清楚地让人知道,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则是什么,这样别人才能正确地与我们合作。直白点说,当自己的某些棱角足够分明时,才能让其他人意识到相处的边界。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他人感到舒适,一味忍让来让自己符合“大众”的喜好,对自己是长久的伤害。

6 months ago

网传21日上海飞广州的一趟南航航班在落地时机尾擦地。这趟班机是波音787-9,机龄还很新。网传的擦尾比较严重,不仅出现了裂缝,货仓也出现了损坏。由于787机型的机身是碳纤维一体成型的,擦尾造成机体损坏后,修复起来会很困难。 我是在小红书上看到这个消息。有点意外的是,这件事的传播范围远比我想象的广,连朋友们都在互相打听。我本以为这种事件只会在民航和飞友圈中传播,现在看来大众对这件事也充满了兴趣。 在讨论中看到了很多一知半解的说法,也可以体现出大家关注这次事件的渊源: 因为这架787是一体成型的复合材料…

6 months, 1 week ago

今天想要分享一点记忆碎片,因为担心什么时候又会忘记。

在我小的时候,农村里的房子通常是用土砖垒起来的。从深的土层里挖出细腻的黄泥,里面混着秸秆、麦壳,搅拌,在模具里夯实,晾干,形成一块块巨大笨重的土砖,在这样一层层垒起来,就形成了墙。在表面另外抹一层调好的泥土浆,墙就变得平整美观。

泥土的墙面晾干后都会龟裂,墙面上会形成密密的、随机样式的细小裂缝,形成了一些图案。小时候我睡在靠墙的床上,一转身就会面对着这一小块墙面的裂缝,我变开始观察这些图案。

不出意外,随机的图案背后总能被联想到一些特定的画面,这些画面曾经深深地植入到我的大脑里,在每个睡眠之前和我重逢。尤其是在当时刚好读过什么故事或者什么的,图案的某一部分可能突然就幻化成了一个确定的画面的场景,脱离了它原本的混乱属性,变得明朗起来。

我感到很有趣。好像古人运用想象力为星宿取名,这些原本不相关的形状,基于一些信息的输入,在我的大脑中变成了生动明显的画面,我知道哪些裂缝组成了一个人的形状,他和另外的人在如何互动,这个场景来源于我知道的哪一个故事。学完《夜走灵关峡》后,我在墙上一个角落找到了书中同款的风雪夜的画面;看到《平凡的世界》后,我在另一个角落找到了黄土高原上一个土梁上的人家小院的画面。

这面墙代表着贫穷。但它也给了一个小孩非常生动的东西。后来我的床靠着的墙都换成了砖墙、外面抹着水泥,又换成了涂料。墙面是纯色的,干净,没有什么裂纹。于是关于墙的想象的这些记忆封存起来了,以至于很多年都不再想起。

小时候,暑假的时候,我也在奶奶家小住,睡在她的床上。那是另一种记忆,那个房间更加低矮,灯光更加昏暗,床很高,爬上去的感觉给人兴奋的新鲜感。床褥下铺着的干稻草偶尔露出一点头,还能闻到一点香味。我翻过身,那面墙上铺满了报纸。错落层叠,装饰着墙面,我有时睁着眼读着上面某块的大字小字。在报纸的间隙,我也寻找着墙上的裂缝,等待它们中某个画面突然被我捕捉。

这些画面在最近,一些机缘巧合下零散地重新飘进我的记忆。就好像课本里学到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时候,当时我理解不了基于爬在墙上的一只蜗牛能产生那么多不明不白的联想,为什么人能写出一大段听不懂的东西,他们和墙上的斑点又有什么关系?后来我知道有些事情是经历过之后才会知道,或者说经过时间的酝酿才会历久弥新。

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已经见证了很多变化。那是与幻想小说不同的、一点点到来的,可以让我们快速适应的变化,但回过头来看,这些变化还是如此之大,以至于30年前的景象好像已经变成了难以想象的历史。如果不是这些记忆碎片又突然再被捞起,我恐怕已经不能再想象这些墙上的裂缝组成的画面,以及曾经有过这些墙了。

6 months, 1 week ago
Meta希望发展核电来满足AI训练对电力的海量需求,核电被他们认为是一种零排放的,又可以产生巨大能量又可以履行环保承诺的理想能源。然而在Meta的核电厂选址地区发现了一种稀有的蜜蜂,将使得核电厂原本就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变得更加复杂。

Meta希望发展核电来满足AI训练对电力的海量需求,核电被他们认为是一种零排放的,又可以产生巨大能量又可以履行环保承诺的理想能源。然而在Meta的核电厂选址地区发现了一种稀有的蜜蜂,将使得核电厂原本就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变得更加复杂。

Meta的竞争对手们全部都在投资核电。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的那几年,废核还是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声音。生成式AI走上舞台之后,伴随着不确定的地缘政治,高企的能源价格,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核能似乎又成为了没什么替代性的选择,重新回到了企业家们的选择清单,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https://www.ft.com/content/ed602e09-6c40-4979-aff9-7453ee28406a

6 months, 2 weeks ago

还记得老版本的iOS上出现过的翻转通知吗?当通知到达时,状态栏会出现一个小小的翻转动画,然后暂时被一行文字替代,几秒钟后再翻回来。我现在非常怀念它,因为我越来越讨厌横幅通知。

iOS的横幅通知尤其惹人反感。通知叠加在屏幕的最上层,占用了不少高度,挡住了内容,也挡住了顶上的操作按钮。尤其是正要点按钮的时候,突然出现的通知会引发人误触。意外离开当前的会话,被跳转去一个新的地方,像紧锣密鼓的工作突然被打乱。甚至再跳回来时,可能刚刚的会话已经丢失了,需要重新再来一遍,真是巨大的挫折。

相比Android一直在精耕细作的通知系统,iOS的通知显得更加粗放。我觉得已经差不多到了一个阶段,让苹果有必要认真思考,如何重新设计通知体系。从现在的产品形态上来看,我会说苹果对于通知本身就是个暧昧态度。苹果似乎很不喜欢通知——在锁屏上,通知尽可能被堆栈、被隐藏、被AI自动归纳。苹果鼓励用户把通知丢到摘要里面去,让实时到达变成早报晚报。苹果鼓励用户快速封杀一个应用的通知权限——左划直接Mute或者关闭通知。

最大的矛盾还是因为通知这种载体对信息传递的低维特性。无论轻重缓急的信息,只要通过通知到达用户,就都变成了一条通知。信息承载在工具的过程中,丢失了这些轻重缓急,用户感受到的维度坍缩了。所有需要用户注意的事项都变成了角标的数字,所有需要用户知道的通知都堆栈在同一叠通知堆里,这是手机系统在设计通知中心之初就遗留的缺陷,也是行业在信息传递这个场景中迟迟没有达成共识的混乱。

这也会带来另一个结果,对信息越敏感的人越先崩溃,对信息越不敏感的人越难触达。及时查看通知、清除通知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身边大部分的朋友都完全不清理、不理会通知中心,里面的内容要多少有多少。对他们来说通知中心已经事实上失效了,如果用户不看,他的无限个通知等同于没有通知。

所以我觉得好的操作系统必须要考虑到这些细节,如果认为通知也是操作系统生态中重要的一个特性的话。我希望从根本上重新思考通知这件事,让通知真的成为一个灵活、丰富、有效的沟通手段。

We recommend to visit

FAST MTPROTO PROXIES FOR TELEGRAM

Contact : @Esalat

Last updated 1 year, 5 months ago

📝 telegra.ph/频道内软件使用说明-09-30
👨‍💻 t.me/PJapkAdminBot
👩‍💻 link3.cc/pjapk
👥 t.me/tfwzclz

Last updated 4 months, 3 weeks ago

破解VPN软件中文
永久免费分享最新破解软件
所有资源均收集于网络平台

#破解 #安卓 #软件 #中文

Last updated 2 months,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