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RR_ALI
Last updated 1 year, 3 months ago
差点以为进错公众号了
《代际不平等:易被忽视的不平等议题》
当我们说到不平等的时候,每个人似乎都对收入和财富不平等有一些切身体会。我们国家在这些年的改革中也致力于解决区域不平等、城乡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放眼全球,不平等的问题同样存在:西方国家近年来性别不平等、种族不平等议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但是,在诸多不平等的概念中,有一类经常被忽视,却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种较少提及的不平等:代际不平等。
.1. 代际不平等
代际不平等(Intergeneratinal inequality)指的是社会资源在代际之间不平等分配的现象。同一地区同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年龄段人群,其面临的待遇和机会存在差别:不仅是两代人如父母辈和子女辈之间,也包括不同届毕业生、不同年入职或退休的同事之间。
代际不平等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不平等,如性别或种族不平等,往往更容易被忽略,原因在于其隐蔽性和延迟性。这种不平等不像种族或性别歧视那样明显,它没有肤色或性别的标志,纯粹是以出生年代的“队列”差异作为界限。由于认知局限性的存在,不平等的对象永远不会“同台竞技”:00后们十几二十岁的时候,80、90后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当前者变成社会中坚力量,意识到潜在的不平等问题,后者已经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另一方面,代际不平等往往被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掩盖。当社会面临即时危机时,如经济衰退或政治动荡,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解决眼前的问题上,而对于那些在未来才会显现的问题则容易视而不见。代际不平等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它的引爆点在未来,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议程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更多时候,连代际不平等的受害者都不见得能够意识到代际不平等的发生,正如当年不能读书的女性和不能从事特定工作的有色人种一样。例如,当新入职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发现从P4晋升P7的难度比起十年前入职那一批人翻了好几倍,新考入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发现干了同样的工作各类津贴却比五年前入编的老教师新入职时候每月少了好几千块,年轻的高校青椒比老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多了好几倍却完全享受不到包括福利分房和解决子女入学等种种待遇时,没能享受到红利的新人们也习惯了“没赶上风口”、“水涨船高”等说辞。 #我的一个朋友 更是向我吐槽过他的境遇:他在杭州从事着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据他自己所说,如果早入职一年,他赶上政策红利,到手的财富能多三四百万;但他一点都不遗憾,因为同样地,如果晚一年,他以同样的条件,必然是找不到现在的工作的。
但这些真的是合理的,是符合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的效率和公平诉求的吗?
.2. 日本的历史教训
不知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曾经我们对日本的“敬业”、“匠人精神”等刻板印象,不知何时已经被“躺平”、“御宅”、“啃老”所取代——甚至在艺术作品中,无论是经典动漫《Clannad》中的冈崎朋也,还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中新垣结衣扮演的森山实栗,都是以颓废、仕途不顺的形象而出现。抛开我们的民族情感不谈,日本的国民精神面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的确确经历了这样的变化。究其原因,这种变化正是日本的代际不平等所导致的。
日本有个专有名词叫“团块世代”,专指在1947年到1949年之间出生的这一代人。这代人赶上了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期的红利,创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奇迹。同样是这代人,主导着日本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制定,他们通过“终身雇佣”、“高退休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在长达三十年的平成大萧条时期“全身而退”,成为了日本社会中最富有的年龄群体。
然而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在经济泡沫破裂后成长起来他们,尽管童年时期物质条件相对丰富,但踏入社会后却遭遇了经济长期低迷的“失去的十年”。这一代人在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时,就步入了经济衰退的阴影中。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达到顶峰,随后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社会就业岗位骤减,导致年轻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说,他们整个职业生涯几乎覆盖了将近三十年的经济衰退。更糟糕的是,“团块世代”主导的终身雇佣体制和养老保障体制反而使得这些后辈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年轻人不得不接受临时的、缺少职业发展机会和可观报酬的工作。
代际不平等的矛盾转化为代内不平等的矛盾,使得一部分年轻人疲于奔命,不得不在有限岗位上无限内卷,或者在一份份兼职中以每天12-14小时的劳动时间消耗青春,另一部分干脆选择躺平。时至今日,这一代人中仍有约四成处于无业或非正规就业的状态。
作为全球代际不平等状况最糟糕的国家之一,日本的代际不平等对其宏观经济的打击是旷日持久的。非正规就业带来的收入低且不稳定,使得许多人难以承担结婚和养育子女的经济压力,大批日本年轻人逃离养老金体系,或者低物质欲望的生活,反而使得日本的宏观经济和社会保障更加不可持续。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日本的“内需”崩溃了。我们说日本被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固化拖垮,被房地产泡沫拖垮,被广场协定拖垮,但真正拖垮日本经济社会的,正是代际不平等导致年轻人看不到机会和希望,理性预期下的社会秩序崩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看不到任何让日本社会重回巅峰时期的希望。
日本的历史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上一代耕耘者创造了共和国灿烂的经济和社会成就,完成了财富创造和阶级跃升,但同样留下了代际不平等问题。面对代际不平等,留给我们这一代人发现、思考和应对代际不平等问题的时间并不多。
.3. 政策挑战
作为经常被忽视的议题,代际不平等问题的解决只会比其他不平等问题更棘手。
首先,金融市场里最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风险只能被转移、被分散,却不能被消除。代际不平等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演替过程中,交叠世代对于风险分配的利益冲突。距离失去劳动能力乃至去世更近的老年人永远有把风险转移给青年人的趋势,这是人性使然。其次,代际不平等的受害者往往是那些尚未拥有充分话语权的年轻人,他们作为“局外人”声音在社会决策过程中往往被边缘化,其利益和诉求容易被忽视。而掌握社会资源和权力的老一辈“局中人”,可能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这一问题,因为他们不会直接感受到代际不平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改革最大的阻力永远是来自于利益既得者。不同于性别和种族不平等中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剥削的恒常性,我们每个人都是代际不平等的受害者,也同样都有成为利益既得者的那一天。当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经受了种种不公,谁能要求我们在年老了该去“享受”的时候,把种种特权拱手让给我们的后人呢?
不得不说,当前我们惯用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原则和“一刀切”的行事作风,是我们在有限资源和即时决策下的简单政策解。但是不是最优解,恐怕没人知道。
毕竟,我们只要在考卷上写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已然可以得到接近满分的成绩。更多时候,学习委员已经替我们写好交卷了。
当然,老一代人也不总是既得利益者。有多少老一代羡慕过1977年恢复的高考和读书的机会,又有多少在“严打”中坐牢甚至挨枪子的“投机倒把分子”,羡慕过可以光明正大做生意挣钱的日子呢?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年近花甲的父亲抱着我年幼的女儿凑过来看了一眼。他愤愤不平地说:“我们这代人经济生活哪儿都好,就是马寅初那个人……唉。”
往好处想,自打人类有记载以来,完整的没有经历过战争和动乱的一代人所占的比例,不比实轴上的有理数多多少。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们,对代际不平等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会比我们的先辈们做得更好吗?
隔壁频道昨晚在讨论一致性评价数据的“抢救性挖掘”。我想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话题:等数据“修复”再次上线的时候,我们看看那些改了和没改的药的公司,哪个CAR会有变化。
题目也想好了:I fabricated the data, and so what
曾经的梦想之一是等父母离世后去当战地记者,觉得那个工作危险,刺激而伟大,反正死了就死了没什么可怕的。后来为人父母了,发现最大的损失就是没了寻死的权利,也开始祈祷世界和平,也整天担心万一自己不在了老婆孩子咋办。
以至于同样地害怕病痛。
大晚上半个身子疼得睡不着就凭着自己外行的医学常识胡思乱想到底咋了。这个区域和痛感,有可能是下方肋骨骨折但是想不到外伤史,可能是慢性阑尾炎但牵涉区不典型,可能是肾结石但排尿没障碍,也可能是肝胆……要怪就怪内脏感觉神经的痛觉定位比钢构建筑内的Scanner定位还飘。
这个笑容我来守护?
ingress入坑5年,即将养成一手持盾牌一手持武器的狮头人身鱼尾兽!
新的 #ISS 难度直降90%: 只需要提前准备好偏僻地点的portal scan,上传即可。? 大概不是猩猩的本意吧。
#JustBuyIt FeatureNotBug 三菱! (位置别改了干脆放一起好了?)
??? @SIRR_ALI
Last updated 1 year, 3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