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人行道上迎面遇到一个使用轮椅的人,请尽量向外侧避让,把里侧通常更平整的路面让给那位使用轮椅的人,因为:
❶ 靠近外侧的路面容易颠簸,轮椅的使用者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保持直线行驶。手动轮椅的使用者常常因此汗流浃背。
❷ 坐在轮椅上的人有时难以看清轮椅离路沿还有多少距离,在使用人行道的外侧时比较容易意外跌入车流,造成危险。而且如果电动轮椅翻倒的话,需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将沉重的轮椅扶正,救援有一定难度。
另外,如果在公园或小区的路上迎面遇到使用轮椅的人,请看一下路面的情况,尽量把更平整的路面让给使用轮椅的人。如果道路很窄的话,您可能需要避让到草地上。 source
明明精神病院题材的恐怖作品有很多很多角度可以切入,包括医务人员对病人的虐待、医院违背病人意愿的强迫治疗和强迫服药、病人人身自由和自主权的丧失、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的权力不平等、社会和医院对精神病人的不公、将病人被妖魔化、不把病人当人看,等等等等;
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作者还是选择继续是去重复社会里那种“精神病人很恐怖所以精神病院很恐怖”的误解和歧视作为作品“底层恐怖逻辑”... source
我理解,有些时候确实很难照顾到所有身心障碍相关的需求。也许是有人饮食上的限制太多,以至于很难安排好这个人的餐点。也许是活动场地安排在了你的家里,但你家大楼没有电梯。也许是花生酱工厂要招工,无法招那些对花生严重过敏的人。
我希望在这种场合下,主办方可以写清楚自己这边的情况,让我们有身心障碍的人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来。不要只写“身心障碍友好”或者“不设有身心障碍友好措施”,而是写清楚,“有多长多宽倾斜角度是多少的坡道”、“有大电梯/小电梯/没有电梯”、“入口宽度是多少”、“障碍友好的厕所是大是小”,“必须要走几阶楼梯/楼梯有无扶手”,等等等等。 source
社会总是嘲弄和诋毁我们这些身心障碍程度起伏波动的人。
也许我昨天可以不借助任何器械行走,但今天需要拄上拐杖才行。
也许我昨天可以放下拐杖去上厕所,回来再继续拄上拐杖,但今天做不到。
也许我昨天可以不借助任何器械上楼梯,但今天非得用拐杖才能上楼。
也许我早上还可以不借助任何器械走到车上,把我的拐杖从车里拿出来,但我这么做,恰恰是因为我知道到了下午的时候,我非得拄上拐杖才能走路。
身心障碍程度是会起伏波动的。我们的需求和行动能力是会常常变化的。有些日子对我们来说会更容易一些,有些日子对我们来说会更困难一些。不要因此质疑我们“没病装病”,打探甚至强行要求我们公开我们私人健康状况的细节。 source
不是所有的身心障碍都可以被一眼看出来的 source